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

时间:2024-06-18 03:26:2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0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

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


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教育)厅(局)、团委,各高等学校:

  根据历史的经验和近几年来的实践,为了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必须组织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一)

  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从高中直接升人大学的。他们对社会缺乏了解,缺乏实践知识和劳动锻炼。《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因此,今后高等学校除了要认真搞好已列入教学计划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外,还要把在假期和课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向工农学习,向实践学习,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理解;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精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近几年的经验,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开展各种社会考察和社会服务活动,例如,到革命老区和改革先进单位参观访问,为群众提供知识咨询服务,举办经济、管理、技术等各种培训班,为中小学短期培训师资,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到经济落后地区智力扶贫,以及参加公益劳动、勤工助学等。各校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总之,要讲求实效,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忌形式主义。

 

(三)

  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要有领导地进行。学校每年都要制定这方面的工作计划,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大力提倡学生利用假期分散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自行组织和分散参加的活动,学校也应提出要求并加强指导。

  要把高等学校学生在假期和课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全面考核的内容之一,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期间得到一定的实践锻炼。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应利用假期和课外时间参加两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文科学生总计不少于45天,理、工、农、医科学生不少于30天,专科学校学生不少于20天。研究生也应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要填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由活动的接受单位作出鉴定。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应给予表彰,并可作为评定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的依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写出的优秀调查报告、科研论文,取得的科技成果,由有关教研室鉴定后可计入成绩档案。

 

(四)

  要逐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平时和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可以把科研、生产基地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要广开渠道,在学生假期活动的基础上开辟一些社会实践基地。特别要着重与中小企业、落后贫困地区挂钩,使学生能与这些地方和单位经常联系,得到更加切实的锻炼和提高。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要从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全局出发,积极为高等学校建立和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各级教育部门和地方共青团组织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学校教师也应为社会实践基地提供一定的科技服务,以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对学生提供的劳动和智力服务,受益单位可适当给予学校一定的报酬,或为学生在活动期间的食宿提供优惠。

 

(五)

  学校党政领导要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教学、科研、后勤和思想政治工作等部门应共同组成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对这方面的活动做出统筹安排,制订必要的制度。学校应从教育事业费中拨出一定的经费作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要动员教师积极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可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改进教学。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应计入工作量。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共青团组织利用课余、假期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出了很大努力。各级共青团组织特别是高等学校团组织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学生课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学校团干部要亲自带领学生开展活动。要特别注意发挥团支部的作用,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培养人才是全社会的任务,请各地人民政府热情关心、积极支持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地教育部门和共育团组织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接待工作。各行各业、基层单位要欢迎大学生去开展活动,并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近几年来,各地虽然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如何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丰富内容,创造新的形式和方法,使之进一步完善。

  以上精神原则上也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成人学校。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教育)厅(局)将本意见转发至本地区所有高等学校(包括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


交通通信管理规则

交通部


交通通信管理规则
1999年6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交通通信管理规则》,已于1999年2月13日经第2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交通通信管理,保证交通通信网的统一、畅通和通信业务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交通通信设施的作用,适应水路和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交通通信工程建设、通信网络组织和设备配置以及通信运营管理,均应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 交通通信网由水运通信网、公路通信网和部分水运、公路共用通信设施组成。
第四条 交通通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分工管理、分级负责、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交通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主管全国交通通信工作。
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根据交通部的委托具体负责全国交通通信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本规则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交通通信工作。
长江、珠江、黑龙江航务(运)管理机构,海(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机构、港口管理机构根据本规则和交通部确定的职责,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通信管理工作。

第二章 网络规划、组织、管理
第六条 交通通信网的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交通行业特点及全程全网统一畅通的要求,在交通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统一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
第七条 全国交通通信规划由交通部负责组织编制并发布。
交通系统各地区、各单位应按交通通信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本地区、本单位的通信发展规划和计划,并报交通部审核。
第八条 公路国道主干线通信网、省级交换中心、800MHZ集群通信系统、江海岸电台建设和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应报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审核,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报批后实施。
第九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交通行业对通信的需求,科学地组织调配通信电路,保障通信网络畅通安全。
第十条 交通一级长途通信网由中国交通通信中心负责组织,统一调度通信电路。
第十一条 公路交通通信网分为四级,实行分级管理。
(一)一级网:以交通部为中心,联接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通信网,由中国交通通信中心负责组织、调度、管理;
(二)二级网: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联接各市(设区的市,下同)交通主管部门的通信网,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
(三)三级网:以市交通主管部门为中心,联接各县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通信网,由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
(四)四级网:以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为中心连接其所属部门的通信网,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
第十二条 全国交通系统的应急、战备通信网,由交通部负责组织管理。地区性应急、战备通信设施,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交通通信设施,如需与交通一级长途通信网联网,应按照交通部的有关规定向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办理入网申请,获批准后,方可建设和入网运行。未经批准的各类通信业务和用户不得引入交通通信网。
第十四条 水上移动通信网由交通部负责组织和协调,由电台及设施所属单位负责具体的经营和管理;
公路通信网由所属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
第十五条 交通系统水上无线电频率、电台呼号和识别,无线电台(站)设置,由交通部统一审批、管理。公路移动通信电台设置、频率管理按交通部有关无线电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交通系统无线电设备的研制、生产、购置和进口,按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无线电管理规定办理。未按规定办理设台审批手续,不得擅自设置和使用无线电台(站)。

第三章 业务管理
第十七条 交通系统各单位应根据交通部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通信业务管理制度。交通通信业务发生变更,应事先按第十条至第十五条规定的管理权限报批,并提前将有关情况通知各用户单位。
第十八条 交通系统各单位应按照规定的业务范围编制地区性通信业务资料并报中国交通通信中心。
第十九条 交通系统各单位应在每年3月底以前将本网范围内通信组织、设备及通信人员状况等统计资料用软盘和报表形式报送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江海岸电台应按有关规定定期上报通信统计资料。
第二十条 交通系统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有关通信资费规定,不得随意变动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
第二十一条 交通系统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交通通信网的经营服务、话务等工作人员的管理,通信用语应文明规范。
实行承诺服务的单位,应把承诺的内容、标准及违约责任公开,接受用户和社会监督。

第四章 技术管理
第二十二条 交通通信设施的配备和建设,应符合《交通通信网技术体制》、《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总则》和《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和组网技术要求》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入网使用。
第二十三条 交通通信的机线设备管理,应按交通部通信导航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贯彻执行。
第二十四条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应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所管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和要求,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
第二十五条 交通系统各单位通信机构应当加强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交通系统各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通信质量标准,定期测试检查各项技术指标,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降低机线设备的故障率,保证交通通信网可靠运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海口市公务电子信箱使用管理规定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


海口市公务电子信箱使用管理规定

2005-1-1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市电子政务发展需要,规范海口市各机关公务电子信箱使用与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海口市公务电子信箱(@haikou.gov.cn)(简称公务邮箱)是基于海口市电子政务平台的一项基本应用系统。

  第三条 公务邮箱仅向海口市各机关公务人员提供服务,不向社会提供服务。

  第四条 凡海口市各机关公务人员均可按本规定申请并拥有公务邮箱,用于以党政机关公务人员身份与他人交流信息、联系工作。

  第五条 海口市各机关公务人员使用公务邮箱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规定,严禁使用公务邮箱传递密级文件。

  第六条 公务邮箱是海口市党政办公信息网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其建设、运行和维护纳入党政办公信息网统一规划进行,确保其长期、安全、稳定和可靠地运行。

第二章 公务邮箱获取

  第七条 市属各机关应将本单位公务人员名单及身份证号码按其隶属关系分别报送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在党政办公信息网中登记备案。

  第八条 凡在党政办公信息网中已备案的公务人员,可以登录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www.haikou.gov.cn (党政办公信息网的互连网子网),自行申请注册。

  第九条 海口市各机关的单位公务信箱,例如:“海口市市长信箱”、“公安局局长信箱”,由各单位办公室主任或指定人员负责登录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自行申请。

  第十条 公务人员原则上只能申请一个公务邮箱。凡因工作需要使用多个公务邮箱的,应向本单位指定管理人员提出申请。

第三章 公务邮箱命名

  第十一条 为方便公务邮箱的使用,公务邮箱帐号命名遵守如下规则:

  (一) 姓名为三个字以上的首选邮箱名为:姓名每个字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例如:按此规则王国有的帐号为wgy;

  (二) 姓名为三个字以上的次选邮箱名为:姓拼音全拼,加名每一个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例如:按此规则王国有的帐号为wanggy;

  (三) 姓名为三个字以上的三选邮箱名为:姓的拼音每一个字母缩写,加上名拼音全拼。例如:按此规则王国有的帐号为wguoyou;

  (四) 姓名为三个字以上的四选邮箱名为:姓和名拼音全拼组合。例如:按此规则王国有的帐号为wangguoyou;

  (五) 姓名为三个字以上的五选邮箱名为:每个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重复两次。例如:按此规则王国有的帐号为wgywgy;

  (六) 姓名为两个字的首选为:姓的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与名的拼音全拼组合。例如:按此规则王有的帐号为wyou;

  (七) 姓名为两个字的次选为:姓的拼音全拼和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例如:按此规则王有的帐号为wangy;

  (八) 姓名为两个字的三选为:姓和名的拼音全拼组合。例如:按此规则王有的帐号为wangyou;

  (九) 姓名为两个字的四选为:姓和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重复再次。例如:按此规则王有的帐号为wywy

第四章 公务邮箱的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公务人员使用公务邮箱对外联系,即为宣告自己海口市机关公务人员的身份。

  第十三条 公务人员履行公务的邮件必须使用公务邮箱,公务人员也可因私使用公务邮箱。

  第十四条 公务邮箱为在国际互联网上通用的邮箱,无论因公或因私使用,均必须符合国家各种政策法规,并与其机关公务人员的身份相适宜。

  第十五条 公务人员必须在首次登陆邮箱后立即修改密码,建议密码应至少8位,并用字母与数字组合,应定期更新密码并妥善保管。

  第十六条 公务员应及时收取邮件,邮件在服务器上保留备份不得超过一个月,不得利用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超过20兆以上的邮件。

  第十七条 连续90天未使用的公务邮箱,其邮箱内所有用户文件将被冻结,即只可查看其目录,不可阅读内容。

  第十八条 被冻结的邮箱需向单位指定管理人员汇报情况并向信息中心申请解冻,在90天内未申请解冻,将自动永久删除邮箱内所有文件。

  第十九条 用户文件被删除90天内未申请重新激活,将永久删除该公务邮箱。

  第二十条 被禁用的邮箱如需解禁,应向市政府办公厅提出申请,在90天内未申请解除禁用的,将永久删除该公务邮箱。

第五章 公务邮箱安全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对自己使用的公务邮箱帐号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并对以其帐号进行的所有活动负责。

  第二十二条 公务员应向市政府办公厅即时举报公务邮箱被滥用或盗用情况,及时报告系统安全漏洞或其它任何不正常状况。

  第二十三条 用户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有关计算机及互联网规定的法律和法规、实施办法。遵守所有使用电子邮件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程序和惯例,不得利用公务邮箱作连锁邮件、分发垃圾邮件或商业邮件,不得干扰网络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滥用他人公务邮箱,自觉维护公务邮箱的严肃性。

  第二十四条 禁止利用公务邮箱传输以下信息:

  (一)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六章 公务邮箱终止

  第二十五条 被冻结或禁用的公务邮箱,其邮箱终止条件参照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条执行。

  第二十六条 离开本市公务员岗位的用户,其公务电子邮箱自登记办理撤消手续之日起,保留为期60天的使用权限。

  第二十七条 凡违反本规定者,终止其一切使用公务邮箱的权限,并由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对违反本办法的个人,进行内部的处分或教育,如触及到相关的法律造成严重后果的,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市领导公务邮箱使用

  第二十八条 市领导邮箱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使用的邮箱,包括市领导岗位邮箱和市领导个人邮箱两种。

  第二十九条 市领导岗位邮箱,如市委书记邮箱,市长邮箱,为面向社会公布的市领导邮箱,用以收发社会大众与各市领导之间的各种电子邮件,由市信访局负责日常收发管理,所收邮件按现行信访制度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 市领导个人邮箱为市领导本人使用的公务邮箱,一般不向社会公布,其日常收发工作由市领导本人或其秘书负责。

  第三十一条 市领导岗位邮箱的管理参照《关于市政府网站上市长信箱管理问题的通知》(海府办[2001]75号)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无论是市领导岗位邮箱还是市领导个人邮箱,均可设置邮箱转发,将发往市领导邮箱的所有信件转发到其本人最常用的其它邮箱。

第八章 机关单位公务邮箱使用

  第三十三条 机关单位公务邮箱为各单位向社会公布的单位公务邮箱,如公安局局长邮箱、城管局局长邮箱等。

  第三十四条 海口市各机关及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必须统一使用机关单位公务邮箱,不得自行设立本单位公务邮箱系统。

  第三十五条 机关单位公务邮箱由其办公室主任为指定的人员负责日常收发与管理。

  第三十六条 机关单位公务邮箱必须在政府网站或单位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布。也可通过名片、通讯录、宣传页等各种手段对外公布。

  第三十七条 海口市各机关单位应按现行信访制度及时处理群众发往机关单位公务邮箱内的电子邮件。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市信息中心是公务邮箱的实现与保障机构,负责确保公务邮箱长期、稳定和安全地运行。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条款应与国家法律一致,如规定条款与法律条款有相抵触的内容,以法律条款为准。

  第四十条 本使用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