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批准《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规范》等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时间:2024-06-18 00:10:1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2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批准《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规范》等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商务部


商务部公告2005年第52号 批准《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规范》等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商务部批准《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规范》等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见附件),现予公布。

  以上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规范》等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规范》
等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

2005-08-24 13:25 商务部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日期

1
SB/T 10394-2005
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技术规范
2005年10月1日

2
SB/T 10395-2005
畜禽产品流通卫生操作技术规范
2005年10月1日

3
SB/T 10396-2005
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
2005年10月1日

4
SB/T 10397-2005
招商制建材家居市场建设及管理技术规范
2005年10月1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采用建设银行电子邮件系统传输止付名单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采用建设银行电子邮件系统传输止付名单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设银行



为了控制风险,缩短信用卡止付名单传输周期,总行决定,从8月份起采用我行基于X.25网建成的电子邮件系统传输信用卡止付名单。同时,改变现行的信用卡止付办法和传输方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止付名单的传输周期
全行系统的信用卡止付名单实行随时上报,每日汇总。取消每10天一次的定期传送和旬内紧急止付。
各发卡行出现止付卡,包括挂失卡,超过规定透支额度及透支期限卡,恶意透支卡,有做案嫌疑卡、伪造卡,以及各种违反《建设银行龙卡章程》的卡(以下统称止付卡),随时上报省分行,省分行上报总行。总行授权中心每个工作日进行汇总,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计划
单列市分行的信用卡管理部门。新增止付卡从总行下发之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出现止付卡交易的责任,由收单行负担。
二、传输时间
新的传输方式采用我行基于X.25虚拟专用网的电子邮件系统作为传输手段,代替现在使用的北京电报局的电子信箱。
从1995年8月1日起,总行授权中心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计划单列市分行开通使用我行的电子邮件系统传输止付名单。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分行信用卡管理部门在我行电子邮件系统上各开设一个信箱。总行授权中心开设一个信箱。各行通过本地市内电话网以电话拨号方式或通过X.25端口直接进入信箱,传输渠道为总行——省级行两级传递。
(二)各发卡行在上报止付卡时,将卡号、有效期输入计算机,并对每个卡号标明是否是挂失卡,同时,将已处理的止付卡(即需从止付名单上去掉的卡)的卡号也输入计算机中,标明处理标识,形成foxplus数据库后,传给上级行。
(三)各省级行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传到总行信用卡处的信箱中。
数据库的结构如下: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意义
X1 Char 16 卡号;
X2 Date 8 有效期;
X3 Char 1 挂失标识;X3=′0′为挂失卡;
X4 Char 1 处理标识;X4=′0′为已处理卡;
(四)总行授权中心每个工作日接收各分行传来的止付卡号,下午四点将汇总的止付名单下传数据库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计划单列市信用卡管理部门的信箱中。
(五)各分行须每天及时从信箱中接收下传止付名单数据库,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发给所辖发卡行。
(六)发卡行接收省级分行传送的止付名单后立即进行汇总形成新一期止付名单,并进入到信用控制系统中,通过POS实时止付。对于目前尚未实行POS联网的发卡城市行和没有配备POS的特约商户及取现网点,仍实行印发止付名单的办法,原则上每10天印刷一次。各分行根
据实际情况可缩短印发周期,并统一组织管理所辖地区的信用卡止付工作。各行须增人增设备,创造条件,保证省级分行每天传输的止付名单及时通知到特约商户和取现网点,以控制风险。否则,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收单行负责,并且此类行须整顿完善,待条件具备时,再开展业务。
三、准备工作
信用卡止付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性强的工作。为保证8月份正式开始试行新的止付名单传输方式,各分行领导要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各行的计算机部门负责技术和操作培训,信用卡部门要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电子信箱的开通及传输工作

(一)7月份,各行须做好全部准备和调试工作。
(二)各行的计算机部门负责网络的开通和维护工作,负责培训信用卡部门的操作人员,帮助信用卡部门建立完善止付名单传输系统的软硬件。
(三)各行的信用卡部门要配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准备期间做以下工作:
1.向计算机部门解释需求,配合其工作;
2.督促所辖发卡行建立止付名单传输制度,要求所有发卡行每天接收下传止付名单,每天汇总,随时保持一份完整的止付名单数据库,并尽快建立POS自动授权、转帐系统。
3.清理现在的止付名单数据库。组织所辖发卡行清理本行的止付名单数据库,将过期卡、已处理的止付卡从止付名单中去掉。各行在7月27日上传止付名单时,将清理后的本行全部止付名单通过信箱传给总行,总行进行汇总后,将全行止付名单下传各行。各行在接到后立即传给所
有发卡行。
(四)在新的传输方式正式开始运行前,继续利用电报局的电子信箱传输止付名单。
(五)加快为特约商户和取现网点配备POS。
(六)做好调整印发止付名单的准备工作。
四、各分行要加快建设以省分行为中心的地区授权网络,缩短地区内止付名单的传输周期,逐渐实现实时传送,并通过POS进行止付,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服务效率。



1995年7月5日

鹤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试行)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大常委会


鹤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试行)

(2007年9月27日鹤岗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一)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的决定、命令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指导审判、检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三)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
  第三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机关应落实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备案的承办工作,并于发布或通过之日起一个月内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几个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报送备案。
  第四条 报送备案的文件包括:备案报告,政府令或者公告,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和说明等。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并同时报送电子文本。
  第五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备案文件的接收、登记、存档;

(二)按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责分工,将备案文件送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办事部门;

(三)受理对规范性文件提出的审查要求和建议;

(四)印制年度备案文件并报告审查情况;

(五)承办主任会议交办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对备案文件的审查工作,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办事部门负责。

第七条 对规范性文件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一)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超越法定权限;
  (三)违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

(四)违反法定程序;
  (五)有其他不适当的情形,应当予以纠正或撤销的。

第八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应当坚持依法办事、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实行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相结合。

第九条 对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主动审查:
  (一)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
  (二)涉及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
  (三)涉及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的;
  (四)其他认为需要进行审查的。

第十条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认为本机关以外的本级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审查的,可以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政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审查的,可以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

第十一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当在收到审查要求后及时报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由秘书长批转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办事部门审查。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收到审查建议后,认为需要进入审查程序的,报秘书长批转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办事部门审查,并将相关信息告之审查建议人;认为不需要进入审查程序的,报秘书长同意后,应当向审查建议人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办事部门在收到秘书长批转的审查要求或审查建议的一个月内,要依法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有关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常委会有关办事部门全体会议审查,认为不适当的,应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将书面审查意见告知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

第十三条 制定机关应当在收到备案文件书面审查意见的两个月内提出处理报告。制定机关既不修改又不撤销的,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主任会议应当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是否撤销。

第十四条 对修改或者部分撤销后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重新发文或者公布,并按照本办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报送备案。

第十五条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当在每年年底前向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本年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

第十六条 报送备案文件的机关,应当于每年一月末前,将上年度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第十七条 不按规定报送备案文件的,经主任会议决定,由人大常委会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